close

(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縣2日電)就讀國小一年級的「阿弘」,回家就蹲廁所,排便像羊便便,原因是他不敢在學校上廁所和少喝水,造成便秘。經治療及和馬桶「培養感情」後才改善。

台東馬偕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翁書釗今天表示,日前有個診案例,就讀小一的學生「阿弘」出現便秘和拉肚子,經過一年的藥物治療,不再需要藥物。

翁書釗表示,活潑好動的「阿弘」今年剛上國小一年級,身體體重正常,胃口不挑食,最近一個月會不自覺有水狀大便沾褲子,每週約3至4次,都是媽媽或老師聞到味道才發現。

翁書釗指出,他詢問「阿弘」,原來是「阿弘」從上幼稚園比特幣開始不敢在學校上大號,每天回到家就先蹲廁所,幾乎都是小小粒的「羊便便」,有時還在馬桶看到血。「阿弘」不討厭吃蔬菜,但水喝的太少。

翁書釗說,身體檢查發現,「阿弘」的直腸裡可以摸到很多又硬又大的大便,因「肚子塞住」,只有水便流出,像是「拉肚子」症狀。經將近一年的藥物治療,加上飲食改善,每天晚上晚餐後固定在家和馬桶培養感情,「阿弘」終於不再需要藥物,也不再害怕上大號。

此外,翁書釗表示,台東的小朋友便秘的情況雖然比率沒有其他縣市高,但是台東的情況比較特殊,因為台東氣候炎熱,水分流失快,加上小朋友水喝的太少,又不喜歡在學校上廁所,因此造成便秘。比特幣

翁書釗也說,兒童便秘的治療,首重讓孩子不怕大便,家長也需瞭解便秘的處理沒有捷徑,通常需要半年至2年的治療,且一半的孩子會在治療後一年內復發。

短期而言,使用肛門塞劑和口服藥物達到宿便不囤積、大便不乾硬、排便不疼痛,並依醫囑慢慢減量藥物,勿貿然停藥。長期而言,生活習慣的養成可降低便秘復發的機會。

翁書釗提醒家長,除了適當飲水、運動和選擇豐富纖維飲食外,讓小孩子學習使用馬桶,如坐式馬桶,需要放個小板凳讓兒童雙腳有地方能穩定踩踏;再者,要定時排便,最好的排便時間是每天早餐或晚餐後半小時,在無壓力、無干擾的狀況下專心在馬桶上「運功」10至15分鐘。(編輯:張芷瑄)1070502

百家樂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潤滑液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hc283iaprio3 的頭像
    hhc283iaprio3

    玩攻略 - 狼人殺

    hhc283iaprio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