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努力學中文 只為上「天宮」
新華社柏林7月30日電?48歲的馬蒂亞斯·毛雷爾學習中文已經6年了,有個中文名字叫「馬天」。「意思是『天上的馬』,想要飛得很高。」這名德國人想去的地方確實夠高:太空,中國空間站。
馬天是歐洲航天局的宇航員,也是一名航天材料專家。2010年加入歐航局之前,他的經歷已經很「國際」,曾在德國、英國、法國、西班牙等多個國家求學工作。
2012年,馬天擔任歐洲宇航員中心與中國合作項目負責人。從那一年起,他開始努力學說中文,學習漢字。
中文不好學,但馬天認為學好它「非常重要」。「就像如果要在俄羅斯『聯盟號』飛船上工作,各國宇航員都必須學習俄語一樣,未來在中國的飛船或空間站工作,一切也都會使用中文。」
根據計劃,中國空間站將於2022年建成並投入運營。如果國際空間站按計劃在2024年退役,屆時中國將成為唯一擁有空間站的國家。
「我很希望未來能和中國以及世界各國的宇航員一起到中國空間站工作。」馬天說。
他連進入空間站后要做的事都想好了:參與艙內艙外的任務、進行各種類型的實驗、對空間站進行運營和維修、與歐洲地面視頻連線……
去年夏天,馬天和一名同樣在學習中文的義大利女宇航員一起,參加了中方在山東煙台組織的海上救生訓練。訓練科目包括海上自主出艙、海上生存、海上搜救船救援及海上直升機懸吊營救等。這些訓練能考驗航天員意志品質,也考驗團隊協作和實戰能力。
1980年出生的中國航天員葉光富和他分在同一組。「訓練中,我和他互相提醒,互相幫助。比如,從海里爬上救生艇的時候,他會托一下我的身體,我上去後會伸出手來拉他一把。」葉光富說。
馬天發現,中國的訓練和其他地方「很不一樣」。
「比如原來參加美國組織的訓練時,大家都住酒店,每個人都在過自己的生活。有時我會和兩三名宇航員一起訓練,有時就獨自訓練。」
在中國,「我們和另外16名中國航天員朝夕相處,生活在一棟房子里,一起吃飯、一起訓練,業餘時間也會一起在海灘上散步聊天。才過了兩三天,我就感覺自己像是成為了大家庭中的一員。」
對於這種「大家庭」式的訓練,馬天很認同。
「試想,太空艙內會有來自不同國家、不同背景的航天員,大家可能要在封閉的空間中共同工作生活長達半年之久。無論在輕鬆愉快還是充滿壓力的時刻,始終都要相互理解、保持專業,這樣整個團隊才能獲得成功。」
馬天的目光不只限定在空間站合作。「中國還將實現登月,甚至在月球上建立基地。我期待那也將成為屬於全人類的基地。」(記者張毅榮,參與記者劉石磊、楊駿、李雯)
新聞背景
中歐航天合作
據新華社電?近年來,中國與歐洲的航天合作頻傳佳音,雙方簽署了包括《2015-2020年中歐航天合作大綱》在內的一系列協議,合作領域涉及深空探測、空間科學、對地觀測等。
2015年5月,中歐簽署了關於在載人航天領域開展合作的長遠目標和實施步驟協議。在這一框架下,2016年6月至7月,中國航天員葉光富赴義大利撒丁島,參加了歐洲宇航員中心組織的洞穴訓練;2017年8月,中國航天員與2名歐洲宇航員在山東煙台附近海域,完成了為期17天的海上救生訓練。
比特幣 從國家層面看,中國與法國持續推進海洋衛星和天文衛星等合作項目;中國與英國持續推進中英空間科學技術聯合實驗室建設,並啟動中英遙感應用合作研究……
歐洲探測器「搭車」上天也是合作的一部分。比特幣今年2月發射的中國電磁監測試驗衛星「張衡一號」搭載義大利高能粒子探測器;今年5月發射的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鵲橋」號中繼星搭載由荷蘭研製的低頻射電探測儀,而即將發射的嫦娥四號探測器將搭載德國月表中子與輻射劑量探測儀和瑞典中性原子探測儀。
留言列表